耗時3年、斥資8.55億建造的花蓮新站(3日)由交通部長吳宏謀、台鐵局長鹿潔身等人主持剪綵,正式開放旅客使用,樓高三層的新站體採進出分流設計,共可容納5萬人次的旅運需求。新站啟用後,舊的車站也即將改建,規劃青年旅館、自行車補給站與購物商場美食區等,預計明年9月完工。
花東線鐵路整體服務效能提升計畫為配合花東地區整體觀光發展及東部永續發展計畫,改建新城站至臺東站間27個車站及周邊附屬設施。沿線車站有多處已經完工啟用,成為旅客打卡新亮點。
這次花蓮新站啟用,花蓮人可說是期待已久。改建後車站以「進出分流」的方式安排動線,要搭車的旅客可從3樓購票進站,售票窗口也將從8個增加為13個。
三樓空間寬敞設有多處休憩座椅,東側可以眺望市區街道,西側可以見到中央山脈翠綠山景。
前後站連通道可以觀賞火車運行,可以近距離拍攝火車運行的畫面。
投幣式保管箱放在車站一樓,可是今日沒見到。
新站室內空間廣達4310平方公尺,站內設有無障礙廁所、計程車載客區、投幣置物櫃、自行車補給站及遊客服務中心等,大幅加強旅運與服務能力。
出站改札口增加QR Code掃描功能,便利商店取票的旅客不用經過人工檢查就可出站。
新的車站正面共有10具照片中這種造型特殊的迎賓大傘,目前車站右側仍在施工,第一階段先啟用6具。因為高度夠,看起來美觀又大方。
高挑設計搭配流暢線條,整體架構美輪美奐,站名提字由文字藝術家董陽孜執筆。
地板上有一些花蓮景點的馬賽克拼貼畫;大廳設有藝術家林惺嶽的「天佑花蓮」畫作,讓旅客一下車,就感受到花蓮與眾不同的人文藝術與自然風光。
出站的旅客仍舊走原來的地下道分流。目前正在施工的第二階段工程包含舊站一樓設為出站大廳、自行車補給站、特色商店,2樓規劃提供旅客更多元更豐富的服務項目,為花蓮觀光加分。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